手机人民网
时政>反腐倡廉

深度关注 | 守仓者缘何沦为"硕鼠"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2-03-21 08:12

这些“障眼法”之所以奏效,一方面是部分基层粮食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重要岗位人员纪法意识淡薄,私欲膨胀,对于金钱的贪念使得其铤而走险。另一方面,部分粮食主管监管单位存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体制乏力、工作作风漂浮等情况,导致监管形同虚设、“靠粮吃粮”问题泛滥。

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要求,深化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专项整治,对进一步惩治涉粮腐败和作风问题作出部署。

后墙稳固,才能震慑常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涉粮腐败和不正之风从严从重处理,对胆大妄为、贪得无厌的粮仓“硕鼠”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去年以来,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对近年各类有关问题线索和案件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并通过督促自查自纠、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深挖细查涉粮腐败问题线索。专项整治以来,该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排查问题线索1489条,立案399件。

专项整治重在“惩”,关键在“改”,核心在“治”,要坚持把严惩腐败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

安丰镇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石集分公司腐败案被查处后,安徽省寿县纪委监委向县发改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要求县发改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截至目前,已建立完善制度4项。与此同时,寿县纪委监委对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县发改委(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粮食系统全员警示教育大会2次,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