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反腐倡廉

从“闭口不说”到“想学会说话”  微调研 | 一名村监会成员的履职故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2-03-29 08:42

为此,二叔他们几个村监会成员被那个申请人堵在家门口骂了好几天,这件事让二叔觉得自己确实说话有用了,但也直接导致他“闭口不说了”。

不敢讲的“老好人”不在少数

经过调研,我发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沿哨兵”,村监会在实际履职过程中还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问题,这直接导致一些村监会成员在需要发挥作用时却“不敢说话”,这些问题有:

不敢说——监督门面化。当前农村依旧是熟人社会,村监会成员大多与监督对象存在宗亲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像我二叔这样怕得罪人、不敢讲的“老好人”不在少数,发现问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监督易流于形式。

不会说——监督虚置化。以L村所属的H镇为例,下辖14个行政村,均设立了村监会,58名成员呈现“一高两低”的特点:年龄偏高,45岁以上占80%;文化水平偏低,高中以下学历占87%;政策了解程度偏低,主要是在家务工的农户。受此影响,成员开展监督的能力不强。“项目问题是最难的,就知道签了字就招了标,也看不出个子丑寅卯”,二叔也承认。

不愿说——监督空心化。L村地处丘陵地带,以种植茶叶为生,村集体经济收入有限,去年收入仅十余万元。作为自治组织,村监会一切费用由村里自行承担,日常工作经费捉襟见肘,有的村甚至“只挂牌子不见房子”。此外,村监会成员不是村专职干部,地位较低,每月工资仅500元,导致大家履职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工作质效。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