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在高原上让青春放歌

青年群体扎根“世界屋脊”奉献故事

来源:新华社  2022年03月30日09:20

原标题:在高原上让青春放歌

心中有光,脚下有力量。

这束光,对甘肃小伙铁忠福而言,就是乡村,就是农牧民。

四年多前,甘肃小伙铁忠福面临重要选择:从上海本科毕业后,是接受邀请远赴德国工作,还是去广州的国企成为一名白领?

又或者,去西藏?

西藏,无数人眼中的“诗和远方”,但也是许多人可能会“敬而远之”的地方。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一些地方生活环境恶劣,交通落后,生活不便……

“但我似乎觉得,那里有为我准备的工作。”铁忠福说,“青年人,总要有点情怀。”而母亲的一句话,更是坚定了他的决心:“你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去给老百姓做些事吧。”

2018年,从东部沿海城市打包好行囊,作为应届大学生赴西藏专招项目中的一员,铁忠福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海拔4100多米的日喀则市昂仁县亚木乡,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相比上海,乡里条件艰苦,他刚到时暂住在原先存放牛粪的屋子里。后来宿舍解决了,但客厅地面坑坑洼洼,他和几个青年人自己动手用水泥抹平。乡里那时还没有水泥路,宿舍楼前都是砂石,风一吹眼睛都睁不开。

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些是必须要闯过的关。艰苦有时是年轻人成长、收获的起步。

“总书记嘱咐青年人‘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他说,为尽快掌握当地发展现状,他多次下乡调研,撰写乡村发展规划,推进党建宣传,开展驻村工作。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乡镇调研时,因高原反应,他整夜都睡不着。

物质条件艰苦,青年人的精神生活却一天天充实起来。铁忠福还记得,到岗的第二天,乡里就迎来了望果节,也就是当地传统的丰收节,尚未适应高海拔环境的几个年轻人,跑到地里帮群众一起收青稞。“现在想想,都是很珍贵的回忆。”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