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2022-04-13 08:47
北京798艺术区成为文化创意策源地,上海深坑酒店把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跻身热门旅游地……
行走中国大地,一处处曾经沉睡的工矿遗存“活”起来,由此带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火”起来。
从废弃到唤醒再到蝶变、升级,工矿遗存的重生之路折射出新时代中国经济跨越关口、贯彻新发展理念、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唤醒——活化优化,工矿遗存迎来新机遇
北京西长安街延长线上的首钢园,连绵山脉、钢厂遗存、冬奥场馆相互映衬,构成独特景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他的印象中,这里高耸的冷却塔曾是首都工业化的一大标志。如今,冷却塔旁由他担当总设计师的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成为新地标。
2010年12月,占地面积达863万平方米的钢铁巨人停下奔跑的脚步。从全面停产到重新规划,从整体保护到有效更新,此后十几年间,走过百年历程的首钢得以脱胎换骨。
“巨人醒过来了。”张利说,首钢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壮大,更印证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进入新时代,随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持续推进,我国一些工矿企业在关停、迁址、重组中遗留下大批老旧工业厂房、废弃矿山,一度成为闲置资源,甚至是负资产。
我国具有遗产价值的工矿遗存资源丰富,形态多样,覆盖面广,时间跨度大。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进行摸底调查,明确各类工业遗产近1000处。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