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22-04-14 08:25
前几天上海的天气比较热,穿着防护服干活,没多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不过,柴闪闪觉得受累流汗都值得。“虽然大家看不出我是谁,但他们知道,‘有一个高个子经常跑这里送菜’。”柴闪闪告诉记者。
这里的方舱有个“宝藏患者”
记者视频连线晓愚时,他刚刚同室友维修完方舱内的通信网络,正在低头扒拉着午餐盒饭。
晓愚是普陀区连亮路方舱医院的一名患者,也是一名志愿者。1986年出生的他,自小随父母从山东来到上海。凭着一股子肯钻研且不怕吃苦的劲头,晓愚从维修工人做到了建筑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对水管、暖气和电器线路的维修可谓驾轻就熟。
身为患者,为何又当起了志愿者?晓愚说这纯属偶然。“前些日子,隔壁房间漏水。按照疫情管控规定,外边的维修人员进不了方舱,几位党员志愿者就凑在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我见了,随口提出两句建议,大家一听还挺专业,就让我来试试。”就这样,修修这儿弄弄那儿,一个星期后,晓愚成了方舱内的一名志愿者。
连亮路方舱原本是拥有200多张床位的养老院,尚未正式启用。由于疫情发展迅猛,这里被紧急改造成方舱医院,目前接收了近800名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水电、网络等仍处于磨合阶段,容易出问题。如今,方舱内哪里有管道堵塞或电器失灵,哪里就会出现晓愚的身影。很快,他成为这里最受欢迎的“宝藏患者”。“老阿姨们见了我,都会打招呼‘小胖子,辛苦了!’还一个劲儿地往我手里塞饼干和糖果……”说到这儿,晓愚有些不好意思。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