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2022-04-15 11:47
人民网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申佳平)“疫情之下身边的医院给不给力?”“老龄化叠加“三孩”政策,一老一小怎么办?”……今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孙志诚表示,针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国家发展改革委把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作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内容,把民生工程摆在更加重要的优先序列上,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精心谋划投资方向,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孙志诚具体介绍,一是在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上下功夫。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支持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的建设,筑牢基层公共卫生防控“第一道防线”;支持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大力增加人民群众身边的好医院、好医生,着力减轻病人异地求医的负担。重点支持公办养老托育机构建设,创新性支持普惠养老、普惠托育、普惠幼儿园、全民健身等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孩子的“入园难”“入园贵”,老人的安心养老服务何处寻、群众健身去哪里等难题。支持残疾人服务设施、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儿童福利院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优抚医院、光荣院等设施建设,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兜牢社会底线。
二是在高效发挥中央投资的带动作用上下功夫。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发挥好中央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注重以投资换机制,促进有关领域、有关区域形成整体性的制度设计和解决方案,统筹土地、规划、财税、融资等多项支持政策,实现“要素跟着项目走”。将指导地方统筹用好地方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多种资金渠道,共同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还将积极推动中央部门、地方政府、相关企业、金融机构等参与主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激发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三是在民生保障和改善的落地见效上下功夫。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为每一个专项资金都制定了专门的实施方案,与民生保障目标挂钩,明确建设任务和完成时限,完善经费、人员等配套措施。将把民生保障目标、项目建设与评估督导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重大建设项目库、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对地方执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是情况及项目的具体进度进行实时监测、按月调度,确保相关项目如期开工、及时完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通过这些举措,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做到建一个,成一个;成一个,用一个,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得到变化,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