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2016-03-21 10:07
后来随着大批侵华日军抵达上海,日本上海派遣军参谋副长冈村宁次和高级参谋冈部直三郎呈请司令官白川义则批准,日本陆军在上海设置慰安所,并在长崎县征募慰安妇。同年4月,第一批慰安妇抵达上海。
然而,日本慰安妇制度的形成,其实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探究慰安妇制度的来源,就不得不提及日本近代公娼制度以及日本人的性观念等问题。
其实,早在明治维新时,标榜文明开化的明治政府就曾公布过解放艺妓娼妓令,要求废除传统游廓制度。作为其配套措施,明治政府又公布了“贷座敷(挂牌营业所的名称) 渡世规则”和“娼妓渡世规则”,将一些出于本人自愿的娼妓集中在“贷座敷”之中,并由此建立了一套接受健康检查、领取营业执照、交纳税金的完整制度。这些制度奠定了近代意义上日本公娼制度的基本框架。
日军中的日籍慰安妇
这种公娼制度,其实是国家权力对公娼卖淫的公认和许可。妓女需要向警察提出从业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并上交纳税金。妓院经营者则通过“预支金”的方式,对这些妓女进行人身约束。所谓“预支金”,是公娼和艺妓在进入青楼时,由妓院经营者向其家人预付的一笔钱,但这些钱需要她们日后通过卖淫的方式来分期偿还。
宣扬文明开化的日本,实则纵容着近代公娼制度所掩盖的人身买卖关系。后来,在大规模战争的背景下,防止性病泛滥及强化军队管理等“内在”需要,成了军队与公娼制度“联姻”的巨大推力,也为日后慰安妇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可操作的“模板”。可以说,日本国内的公娼制度是慰安妇制度产生的重要前提。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