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中国共产党党旗演变的几个细节

人民政协报  2016-07-14 07:59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起义的将士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等徽章抛弃在街上,换上红领带。一时间,“镰刀斧头交叉的红旗,飘展于全广州市”。

随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爆发,中国共产党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迅速铺开。各地党组织在领导武装暴动的过程中,纷纷打出代表工农武装的五星、镰刀、斧头或锤头等图案组成的红旗。

此时使用的党旗,都是各级党组织就地选材制作,限于当时的艰苦环境,还未形成统一的规格样式。从今天看,这些形制各异的旗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党史资料。

中共中央军委于1930年4月和9月分别颁布《关于红军各级军旗的规定的通知》和《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对红军军旗作出规定。在此基础上,1931年3月18日,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苏维埃和群众团体红军旗帜印信式样》,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红军旗帜镰刀、锤子和五角星的图案样式,规定把五角星提到旗顶一侧,突出党的领导地位,镰刀锤子放在旗中央,突出工农阶级地位,五星、镰锤一律用金黄色,以增强美感。

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会上通过了《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关于国徽、国旗及军旗的决定》,正式规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徽、国旗和军旗。这对今后党旗党徽的规范和统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一页下一页

时刻新闻
精彩推荐
强坛热帖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