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中国共产党党旗演变的几个细节

人民政协报  2016-07-14 07:59

高举民族团结的大旗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旗帜在长征路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精神鼓舞作用。

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受到不明真相的彝族群众和部族武装的阻挡。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纪律,绝不向彝族同胞开枪。彝族果基家族首领果基·小叶丹深受感动,与刘伯承司令员按照彝族习俗歃血为盟,举行了著名的彝海结盟仪式,红军授予他“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的旗帜。随后,小叶丹用七天时间将中央红军全部护送出100余里的彝族区。

红军通过后,“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在小叶丹的带领下,联合其他家族,与国民党军队斗争了五年多。在艰苦的岁月里,小叶丹把队旗当作民族团结的见证和民族解放的希望,珍藏在贴身衣服的夹层里,以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查和迫害。

1941年,小叶丹被捕前,将队旗交到妻子和弟弟手中,说:只有共产党、红军讲民族平等,把我们彝人当人看。万一我死后,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这面旗帜,将来交给刘司令!

1942年6月18日,在国民党挑起的彝族内部械斗中,出狱不久的小叶丹遭到被国民党军队收买的部族武装伏击,不幸身亡,年仅49岁。

上一页下一页

时刻新闻
精彩推荐
强坛热帖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