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泰坦尼克号”
图为搬运工正在设法将一块13吨重的“泰坦尼克”号船体残骸运进位于美国芝加哥的科学与工业博物馆,这块残骸包括一等舱的舷窗。
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公司在1987年, 1993年, 1994年, 1996年, 1998年和2000年进行的6次勘探中,共打捞出6000多件物品。其种类繁多, 包括重达15吨的部分船体、私人物品、精美瓷器以及玻璃器皿。图为担任“泰坦尼克号”第7次打捞研究任务的“海洋水手”研究船。
工作人员在船上用监视器监控水下遥控机器人,并根据可行性判断以及现有的沉船收藏品来决定要打捞什么物品。
工作人员将打捞上来的物品迅速放入水中,小心清理掉表面的污垢。下一步是进行技术修缮处理和保管。
这个白色瓷杯,杯身设计有植物花纹,杯口有金色条纹。它似乎是某个乘客的私人物品,因为在杯子上没有任何有关“泰坦尼克号”的经营者――英国白星航运公司(White Star Line)的字眼
铜合金制成的装饰性碗
一个经过复原处理过的舷窗
一种广泛铺设于二等舱和三等舱的油毡块,打捞出来的这块油毡块保存状况良好。
来自一等舱床头板上的铜合金叶形装饰物
一位美国老人在泰坦尼克号沉没86周年之际来到华盛顿的“泰坦尼克”号纪念碑前悼念死难者。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