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旧档

柑橘:水果中的“名门望族”

北京日报  2016-12-28 14:57

陕西汉中号称“我国最北缘柑橘生产基地”。

天津一家超市允许顾客在柚子包装上创作。

又到了柑橘大量上市的季节,柑橘是橘、柑、橙、金柑、柚等的总称,给这个大家族寻根溯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1.物种古老或起源冰川时代

从野生到作为果树栽培,柑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柑橘的具体起源地众说不一,有说柑橘属植物起源中心在中国、印度、东南亚一带,其中的大多数种类原产于中国,金柑属和枳属物种的起源中心也在中国;有说柑橘属植物源起云贵高原,途经长江而下,传向淮河以南、长江下游,直到岭南地区;也有专家学者认为被称作第四纪冰川“避难所”的三峡地区才是柑橘属植物的故乡。

早期的研究人员曾发现,在金沙江、大渡河上游的河谷地带,以及云南洱海附近,还有野生、半野生的大翼橙、甜橙和柚子的原始群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考察中,西藏、四川、广西、湖南、云南、江西等地也发现了一批柑橘原始野生类型。研究人员还发现,在长江西陵峡的山地、河谷中,至今仍有大量的野生宜昌橙存在。这些野生柑橘属植物,堪称是见证远古野生柑橘属植物演进为人类园林果树的活化石。

在全球植物分类名册里,可以找到大名鼎鼎的“宜昌橙”的名字。野生宜昌橙研究人员认为:“芸香科植物是在白垩纪前后出现的被子植物的又一新科植物,属于芸香科柑橘属中的宜昌橙,很可能是在第四纪冰川的气候条件下产生的柑橘属的原生物种。”

2.唯有嫁接能保“父辈”优势

柑橘家族的家谱之所以难以厘清,是因为任意两种柑橘类水果拉在一起都可能产生“爱情结晶”,并且这些后代还能跟其他柑橘属植物再度结合,产生更多的变异。由几代植物学家达成的一个共识是:香橼、柚子和宽皮橘是柑橘家族的三位祖先。这三位无论是长相、香气、味道,以及果皮的厚度都各有特点,不愧为柑橘家族的先祖。

在早期的天然杂交史上,柑橘三位先祖中,先是柚子和宽皮橘杂交,诞生了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柑橘类水果——橙子。因为柚子和宽皮橘酸甜口味的成员都有,所以橙子也演变出了酸橙和现今常见的甜橙两大类,学界现在普遍认为甜橙是酸橙下的一个栽培组。承袭了父辈基因的橙子,个头比橘子大,比柚子小,果皮不像宽皮橘那样薄好剥,也不像柚子皮那么厚很难剥。

尽管在人们发现杂交技术之前,野生柑橘家族就在山岗上“炫耀”自己的果实了,但柑橘家族真正走进世界五大洲,离不开人类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关键的嫁接繁殖技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柑橘种植科学技术,在世界柑橘生产史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经过先人的长期栽培和选择,柑橘家族又形成了许多品系。

在先秦文献史料中,橘子是柑橘家族中栽培最早的一种果树,柑橘也是被记载最早最多的果树之一。据《禹贡》记载,夏朝时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生产的柑橘,就被列为贡税之物。《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荆山……其草多竹,多橘。”倘若《禹贡》《山海经》果真如相传所说是夏禹时代的著作,那么,我国栽培柑橘的历史便可上溯到4000多年以前。

在公元前三世纪前后的各种典籍和著作中,柑橘开始频频出现。如相传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周书》中有“秋食栌梨橘柚。”《庄子》中的“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柑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韩非子》中有“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晏子春秋》中也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表明柑橘在我国古代江淮流域一直存在。

柑橘嫁接技术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载入典籍。由于柑橘实生苗只有嫁接才能保持父辈的品种优势,所以柑橘繁殖一般是采用嫁接。种植者通常采用柑橘家族中抗寒、抗病和丰产性较好的枳等作砧木,也有用香橙、枳橙、宜昌橙和甜橙等作砧木的。由于大多柑橘种子曝晒至干就会丧失发芽力,我国古代园丁还创造了连柑橘皮或剥开皮分瓣植入润土中,待春暖发芽的栽培技术。

到了秦汉时期,柑橘种植得到进一步发展。《吕氏春秋》中有“果之美者……江浦之橘,云梦之柚。”《史记·苏秦传》记载“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说明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且地位很重要,可以与齐地的鱼盐生产相提并论了。《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蜀汉江陵千树橘……此其人皆与千户侯。”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上游的蜀汉和江陵这些柑橘主产地区,都出现了拥有几千棵橘子树的果园,而这些果园的主人可以与千户侯并列,这表明当地的大果园主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

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强坛热帖

热门图集

历史>秘闻旧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