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笛卡尔头颅今何在

光明日报  2017-06-23 14:32

原标题:笛卡尔头颅今何在

当然,受卢梭和伏尔泰自由思想熏陶的法国人也不都拘泥于笛卡尔重理性的思维模式,遂有了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和二十世纪的超现实主义思潮泛起。更明显的是,世态的变化日益暴露出推崇“理性”的启蒙哲学和推动西方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孔德实证主义始料未及的负面作用。况且,笛卡尔召唤人类主宰自然界,已被证明有悖于宇宙规律。至于他的极端分析思维方式,弊病在于会导致一些人患精神分裂症。这种现象在法国,特别是青少年中屡见不鲜,着实令家长担忧。一些西方的觉悟者因此将目光投向东方,尤其是中国古典传统意识形态,认同《易经》和《道德经》的“反者道之动”的宇宙自然逻辑。

说起来,中国人的思维逻辑与笛卡尔的同胞迥异,表现在对同类事物的不同反映上。我们中国人习惯于一种从全局观出发的“综合思维”,或曰“意象考量”,即“象思维”,被西方人称为“一元论”,或曰“直觉脉冲中断”的“意合”,但法国人却倾向于笛卡尔拘于形式的内存二元论“典型分析”模式,重视有条不紊,对感觉的偏见持“有序怀疑”态度。历史的进程表明,与中国先贤老子和孔子的有机组织思想相较,欧洲的笛卡尔思维方式显得过于机械和片面。

在当今中西跨文化对话里,法国犹太-基督教与中国儒释道两种异向文明采纳着不同的思维模式。天人合一观念与笛卡尔的分析往往产生碰撞,乃至冲突。为了各民族和谐相处,真正需要的是,充分考虑现实,承认差异,换位思考,避免陷入相互交流的阻碍和彼此不理解的困厄。

上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