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笛卡尔头颅今何在

光明日报  2017-06-23 14:32

原标题:笛卡尔头颅今何在

笛卡尔 资料图片

笛卡尔与瑞典女王 资料图片

【域外杂谈】

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曾表达他的“天赋观念”,宣布:“我思故我在”。他提出“有序怀疑法”,但坚称绝不能怀疑自己思维的“精神实质”,凸显一些法国人思想执拗的秉性,在“文明冲突”中往往失之偏颇。

在法国生活,能够体会到这里不少人在思维方式上的“笛卡尔印记”。同他们交谈,尤其是涉及意识形态,不时会陷入“聋子对话”。其实,笛卡尔当年在自己国家里过得并不那么自在,天主教会对他的“唯理论”谈不上宽容,反而使他去国,定居在异乡荷兰。笛卡尔接受伽利略1633年遭天主教宗教裁判所定罪的教训,暂时放弃发表其著作《论世界》。躲过风头后,他于1637年出版了更为重要的《方法谈》,在欧洲引起震动。接着,他又印行《形而上学的沉思》和献给波希米亚公主伊丽莎白的《哲学原理》,宣扬理性至上,与天主教推崇信仰的经院学究们决裂,影响波及北欧斯堪的纳维亚。1649年底,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仰慕笛卡尔学识渊博,特邀请他到斯德哥尔摩讲学。现存凡尔赛宫一幅由杜梅尼尔绘制的油画,生动绘出了女王克里斯蒂娜待笛卡尔为上宾,跟他探讨哲学原理的情景。这位女王美貌睿智,自登基后广招欧洲诗哲贤才到她的宫廷。好莱坞瑞典籍影后嘉宝在银幕上曾将她的心态表演得淋漓尽致。克里斯蒂娜求知心切,子夜时分还常会召见笛卡尔前去侍奉,令这位法国哲学家不堪其扰,更不甘当君主的文化附庸,不时怀念昔日在祖国跟数学家帕斯卡切磋学术的岁月。不料,笛卡尔翌年2月11日客死异邦斯德哥尔摩,享年54岁。1660年,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克里斯蒂娜女王逊位十余载后,要求瑞典王室将笛卡尔的遗体返还法国。经过整整八个月周折,笛卡尔的遗骸被运回巴黎。由于天主教会出面阻挠,哲学家的葬礼无法正常举行,延宕时日,最后只得悄悄将他埋进了圣热纳维沃修道院。

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