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自大”成语形成于明代,与当时贵州社会的发展有关
再次是播州之战的影响。播州之战被列为万历三大征之一,首辅申时行从军费开支过大的角度,对“播州之役”提出批评,认为该役使“三省财力耗费以巨亿计”,穷兵殚财,非国家之利。李化龙《平播全书》载《叙助兵饷疏》中提到:“盖汉孰与我大,从古夜郎王之见,固若斯矣。”谭其骧在《播州杨保考》中说:“元明之世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之谚,言土司之最巨者,实则田、岑、黄三姓,亦非杨氏之比也。”虽然此时播州未属贵州,但其地和贵州相连,平播后把它分为平越府和遵义府,平越隶贵州,遵义属四川,后在雍正年间亦把遵义改属贵州。显然,此时对播州的描述也是借“夜郎”来指称,用“妄自尊大”来批评杨氏。
最后是汉语四字格的形式影响。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其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先秦两汉典籍中的四字语句经传习而直接演变为成语;二是大量的寓言、历史故事等,被加工提炼成四字格成语。古代的文章写作往往引经据典,使用名言警句来阐述观点、表达感情。出于语言精练、形式谐美的考虑,在引用时往往把典籍中的许多内容和语句改造为四字格成语,如“滥竽充数”“指鹿为马”等。那么“滇自大”与“夜郎自大”之间,最终定型为“夜郎自大”,也应该是和汉语四字格成语形式相关联的。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