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博览 2017-07-24 08:34
坐镇指挥的成钧副司令员通过电台向机组人员兴奋地说:“周总理刚刚和指挥部通过电话,总理说你们工作很好,祝你们安全返航,回去好好总结经验。”
“明白!明白!”机组人员激动无比。
轰炸机返航时从试验区侧面掠过,他们看见核爆炸特有的蘑菇云已经形成。大家一言不发,静静地欣赏着那壮观的奇景,直至把蘑菇云远远地甩在身后。
原子弹空爆成功后,空军党委给试验机组记集体一等功,李源一和于福海荣立一等功,其余4人荣立二等功。
原子弹空爆成功,标志着中国彻底打破了西方大国的核垄断,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
空投小型原子弹面临的三个难题
首次空爆原子弹成功后,我国又进行了小型原子弹的研制。1972年,成功地进行了机载上仰甩投原子弹试验。这次空投原子弹历经5年时间,投掷过程惊心动魄,在人类核试验中上堪称奇迹。
空军航空兵某师师长宋占元参加了当年空投小型原子弹的组织指挥,他叙述了当时空投小型原子弹所面临的机型选择和三大难题:
1967年11月9日,空军党委给我们下达了任务,让我组织研究用飞机投掷小型原子弹的可能性。在投弹飞机选择上是使用米格—15比斯好,还是强—5好;是采用内挂好,还是外挂好。带着空军党委的信任和嘱托,我回到师里立即组织了一个班子进行论证。通过对两种机型大量的数据计算、研究、论证和比较,我们认为,比斯飞机机身较低,外挂弹体距地面留空高度很小,而且发动机推力不够,载核弹后,很难飞起来;强—5飞机虽处在试飞阶段,但推力大,负载力大,具备了载核弹的基本要求。最后我们选择了强—5飞机。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