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 2017-07-24 08:42
武则天的胜利,终结了魏晋以来士族门阀地主控制中央政权四个半世纪的历史。此后她推动了多项改革
在这场斗争中,双方营垒分明:王皇后、长孙无忌一边,是士族门阀地主最后的政治代表关陇集团;武则天和李勣,是被他们排斥的新进寒门地主的政治代表。武则天的胜利,终结了魏晋以来士族门阀地主控制中央政权四个半世纪的历史。这时“不叙武氏本望”的《氏族志》被废止,强行推行以后族为第一等,五品官皆入士流的《姓氏录》,是武则天一伙推动的有社会意义的改革。
取代以门第授官的科举考试制度在武则天时也有重要发展。每年取士的人数比贞观年间扩大一倍,而且更加重视以文章取士,唐玄宗开元之治的名相姚崇、宋璟、张九龄和文坛巨擘陈子昂、刘知几等,都是这时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杰出人才。在用人方面,她有“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的声誉。
上元元年(674年)她上书“劝农桑,薄赋徭”为首的“建言十二事”,是一个内容涉及国家经济、军事、社会、政治的政纲。
武则天在临朝称制和称帝的时期,任使酷吏,留下专制政治史上极黑暗极恐怖的一页
进入七十年代以后,逐渐成长起来的儿子们成为权势欲极强的母后继续干政的麻烦。史书上有武则天先后杀害了自己的大儿子李弘和二儿子李贤两位太子的说法。其实大儿子李弘可能死于“旧疾”、“沉疴”的突发。次子李贤与母后一向不和的原因,应在宫人私下传说的“贤是后姊韩国夫人所生”透露的宫廷秘密,是唐高宗婚外恋引起的麻烦。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遗诏:“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他们的第三子李显继位,新皇帝不过是想让岳父韦玄贞当宰相,授与乳母的儿子五品官,仅两个月就被废黜。文明元年(684年)二月,立的小儿子李旦(唐睿宗),居于别殿,不许参与政事,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从此到武则天下台的神龙元年(705年),其中包括天授元年(690年)起武则天称帝的十多年,武则天“圣衷独断”,是掌握着全部皇帝权力的二十一年。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