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武则天入宫十二年为何没有为唐太宗添一个孩子

光明网  2017-07-24 08:42

原标题:武则天入宫十二年为何没有为唐太宗添一个孩子

在武则天临朝称制和称帝的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为首的扬州起兵、垂拱四年(688年)的宗室起兵和自文明元年至万岁通天二年(697年)长达十四年的酷吏政治。失意官僚和李唐宗室两次发动武装叛乱都被顺利平息,武则天任使酷吏,以滥刑恐怖为回报。先在朝堂设铜匦,接受告密文书。又很快就拉起一支凶残狠毒没有人性的酷吏队伍。后来受到禁锢惩治的二十七名大酷吏中包括周兴、来俊臣等臭名昭著的家伙。他们编写《告密罗织经》,教唆其徒陷害无辜,设计出“定百脉”、“求即死”、“死猪愁”等刑具和“驴驹拔橛”、“凤凰晒翅”、“猕猴钻火”、“方梁压髁”等骇人听闻的酷刑。凡下制狱者,几乎无一生还。那是专制政治历史上极黑暗极恐怖的一页,武则天本人因而也难逃“千古未有之忍人”的恶名。不过武则天在酷吏猖獗时悉心保护了徐有功、魏元忠、狄仁杰等一批直臣,而当皇权在她手里逐渐巩固时,她便陆续处置了包括周兴、来俊臣在内的大部分酷吏,放弃了酷吏政治,并在生前下诏平反了包括王皇后在内的所有冤狱,力图洗刷自己“淫刑之主”的恶名。

武则天在国家治理方面颇有成效。唐朝由贞观之治,经过武则天的治理,迅速迈向开元盛世

从对国家的治理来说,倒是颇有成效。武则天一贯强调:“建国之本,必在于农”,以她名义编写的《兆人本业》,通过到朝廷述职的朝集使们颁行各地指导生产,她要求刺史县令“敦劝农桑,均平赋役”,以“田畴垦辟,家有余粮”作为官员考核擢升的基本条件。经济方面成功的最大秘诀,是对当时的“盲流”——违法脱籍逃避税役的逃户,有所宽容,保护了这支“亡逃过半”,其实多半是自发向狭乡荒僻地区讨生活的庞大生产力,一批新的县制因逃户的开发而建立起来。全国的人口,在神龙元年(705年)即她退位去世那年达到六百一十五万户,比贞观时期增加一倍。经济上为开元盛世奠基。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