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博览 2017-07-26 09:14
1986年3月,邓小平会见美国《申报》董事长时,针对国内外对三峡工程的议论指出:“中国政府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人民。对于兴建三峡工程这样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一定会周密考虑。有了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才会决定开工,是决不会草率行事的。”
紧接着,在这年5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指出:“三峡工程有政治问题,不上三峡工程政治问题会更大,只要技术和经济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就应该上。”
邓小平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如果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将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这样政治问题就更大了。
于是,各有关部门又继续组织论证,重新编制可行性报告,并组织各方面人士到现场考察,实地进行调查研究。
到了1992年春天,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再次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向高潮。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一年的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此后,长江三峡工程正式上马了。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