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符瑞文化
符瑞文化与文学。刘勰在《文心雕龙·正纬》中说:“白鱼赤鸟之符,黄银紫玉之瑞,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符瑞文化有助于文章,是不争的事实。在符瑞文化流行的时代,文学创作“用瑞”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用瑞”是指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援引符瑞或直接以符瑞为述写对象。“用瑞”是文学与符瑞文化关联的重要形式。文学创作“用瑞”含有颂美时政、粉饰太平的政治目的。文学创作“用瑞”的普遍性,既表征符瑞文化在此时期的流行,又表明文学文本、颂美主题与符瑞所具备的颂美功能相契合。以诗歌为例,“用瑞”主要表现在溢美时政的政治诗歌中,仅就《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来看,它辑录汉至隋时期的乐府歌辞,其中郊庙歌辞、燕射歌辞、舞曲歌辞、鼓吹曲辞分别为347、126、85和71首,相应的“用瑞”诗歌就有92、40、20和28首。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旦文学创作较多地关注政治,服务王权、歌颂帝德,符瑞文化潜在的颂扬功能便会被激起。久成惯例,屡见不鲜。因此,一旦颂声兴起,符瑞文化与文学契合的历史情境重复显现,符瑞文化必然会现身于中国文学的殿堂。这是符瑞文化与文学关联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