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误解“抚顺”本义
辽代迁1000多户汉民至高尔山下筑城,辽金元时期一直称为贵德
辽国建立不久,就在抚顺地区修建了贵德城,当地因此有了新的名称——贵德州。
“这一城池的修建和得名与耶律察割有关。”曹德全说。
耶律察割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五弟耶律安端之子,此人虽善骑射,但为人“貌恭而心狡”,故为辽太祖所恶,未得封爵。辽太宗会同七年(公元944年),耶律察割随父亲耶律安端伐晋,兵出雁门关,连下忻(今山西忻县)、代(山西代县)两州。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耶律察割将俘掠的1000多户汉民强行迁移至浑河岸边的大宝山(今高尔山)下,让他们在此修筑城郭,并建州置县。因该城郭临近浑河,而浑河曾名贵端水,故被命名为贵德城。贵德城建立后,辽以其地为贵德州,辖贵德、奉德两县。
“考虑到从山西到辽东距离遥远,百姓扶老携幼行动缓慢,他们到达这里并且开始建筑贵德城的时间,最快也得在一年以后。因此,耶律察割以所俘汉民建贵德城、置贵德州的时间应该在辽太宗会同八年,即公元945年。”曹德全说,贵德州设置后,完全归耶律察割管辖,他是贵德州名副其实的主人。
辽太祖称帝后,鼓励契丹贵族在征伐中俘掠人口,建立属于自己的私人州城——头下军州,因此贵德州自建立之日,即属于耶律察割个人所有的头下军州。按照辽国规定,各头下军州除酒税要“赴纳上京”以外,其余“入市之赋,各归头下”。另外,头下州内之兵可为头下之私甲,户可为头下之私奴。贵德城的修建、贵德州的设置无疑增强了耶律察割的实力。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