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旧档

乾隆皇帝误解“抚顺”本义

辽宁日报  2017-08-08 16:30

在第四次祭祖路过抚顺时,乾隆写了一首《抚顺城》。这首诗的前两句对“抚顺”之名的解释更为直接——“洪武城抚顺,意在抚顺我。”

曹德全认为,乾隆皇帝对“抚顺”的解释并不准确。“抚顺”之名早在明朝初年便已出现,其所针对的对象并非建州女真。“真实的内涵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尽快实现国家的统一,对元朝在东北的残余势力纳哈出所采取的招抚政策,以及对这一政策能顺利实施的期望。”

明朝建立之初,许多元朝残余势力尚未扫平,其中以占据辽北金山一带的纳哈出最为强大。元灭亡前,纳哈出被提升为行省左丞相,有部众20多万人,经常攻击明军,是明朝统一东北地区的最大障碍。

对于纳哈出,朱元璋始终坚持招抚政策。在早前红巾军起义时,朱元璋曾擒获过纳哈出,并将其释放。朱元璋认为纳哈出会念旧情,主动投靠明朝。

自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朱元璋便多次派遣使者给纳哈出传书,希望他念及当年被释放之情,归顺明朝。纳哈出虽未接受招抚,但朱元璋的传书使得元朝在辽东地区的残余势力纷纷归附。最终,纳哈出在抚顺城建城3年后投降。朱元璋招抚的愿望顺利实现。

“抚顺城于洪武十七年修建,它是明军进入辽东以后,为防御纳哈出大军南下而修筑的第一个军事城堡。”曹德全说,“抚顺”一名自产生起便一直沿用至今。

(本版照片为资料图片)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强坛热帖

热门图集

历史>秘闻旧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