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场与职场 拼的都是三观
因为很早就看过了小说,所以姐妹们在聊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的时候,一点都不怕剧透。
有多早呢?当时河南路福州路口还有科技书店,买了一堆卫斯理在那里避雨,顺手抄起来,一不留神就蹭看了半本。然而钱都花给她哥哥了,只能隔了一天再去买回来。那是我看的第一本亦舒。
电视剧只看了两集就不追了。一定要说这就是原著党在纠结,我也么办法——衍生出来的剧情,让整部剧的气息都不对了——或曰大不一样了。虽然主角们个个靓丽光鲜,但是当时觉得又时髦又精神抖擞的都会感荡然无存,只觉得浮华、浮夸,还有鸡毛蒜皮、狗鼻倒灶,比看潘虹演《股疯》更不舒服。听讲后面还有子君自强不息、横刀夺爱的大逆转,随便咯,手动再见。
还是看书好。后来看过的亦舒,只记得《喜宝》和《天秤座事故》。前者有首届亚姐黎燕珊加持的电影,后者是师太难得戏仿家兄写的科幻故事。最近的一本,是《红楼梦里人》。
今人说《红楼梦》,前几年有王说刘说,最近有蒋说白说,私以为还是女人说的最好看。张说不谈了,这本师太说,因为放了她的都会经验在里面,尤其与众不同——拉起来就帮宝玉算下人,一个大少爷,有名有姓的就用了廿余三十人,“薪水食宿由荣国府支付。谁负责调整工人及应付通货膨胀?自然又是当家的二奶奶了。”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