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内大街700年:老舍先生笔下“北京最美大街”
1946年,车水马龙的阜成门内大街。路中行驶的卡车上载着遣返的日本人。
阜内大街上最著名的一处古迹是妙应寺,俗称白塔寺。它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寺内的白塔建于元朝,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图为1946年的妙应寺白塔。赫达·莫里循摄
1917年,从瓮城内拍摄的阜成门城楼。阜成门元代叫平则门,京西门头沟的煤车多从此门出入。因“梅”与“煤”谐音,故煤栈客商在瓮城门洞内募捐雕了一束梅花。西德尼·甘博摄
1921年,历代帝王庙前的“景德街”西牌楼。1953年,景德街牌楼因妨碍交通被拆除。在梁思成的呼吁下,牌楼构件、榫卯结构被完整保留。首都博物馆新馆落成后,景德街牌楼被重新安装于首都博物馆大厅内,其正面进行了重新彩绘,背面则保留斑驳古旧的原貌。奥斯伍尔德·喜龙仁摄
1918年1月27日,由中国人自己筹建和管理的第一家综合性西医医院——北京中央医院正式启用,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前身。医院坐落在阜成门大街历代帝王庙隔壁,阜成市场旧址。图为刚刚落成的中央医院大楼。
历代帝王庙是供奉祭祀上至伏羲、轩辕,下至明、清历代帝王、名臣的场所,是我国唯一一座帝王庙。它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山门东西各有一座牌楼,官员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平民百姓严禁从正道通过,只能从阜内大街路南边大影壁后的两座葫芦形门绕道走,所以北京童谣里有“帝王庙,绕葫芦”的歌词。图为1900年代的历代帝王庙山门,可以看见行人从大影壁后面绕行。远处是“景德街”西牌楼和妙应寺白塔。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