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怀旧影像

民国时期的故宫展览:太和殿的宝座被袁世凯换成了“高背大椅”

北京日报  2017-12-19 14:16

1914年,古物陈列所在紫禁城外朝建立。展厅利用外朝建筑文华殿、武英殿等,展出文物主要包括从热河避暑山庄以及盛京皇宫运回的文物藏品等。由于溥仪还生活在紫禁城“内廷”,为了便于稽查管理和约束逊清朝廷,古物陈列所对其所在的外朝区域进行了较大的门禁改造。例如,将保和殿后门用砖封堵,在清内务府和上驷院修建新右门与新左门等。这些改造情况直到1948年以后才逐渐被复原。 1924年11月5日,溥仪被驱逐出宫。第二年“双十节”,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由此形成了一座紫禁城、两个博物馆(南部古物陈列所,北部故宫博物院)的局面。

古物陈列所与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规模较大、开办时间较早的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与无与伦比的展陈空间著称于世。民国年间,去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参观,对老百姓而言是件比较奢侈的事。门票贵不说,衣着不整者一律不准入内,而且绝对禁止随地吐痰,这在当时是相当不容易做到的。

不同于其他博物馆的是,古物陈列所与故宫博物院的展陈空间本身就是明清两代的建筑文物。一切展览设施的安排,均不得破坏现有古建筑。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陈列展览的手段,所以在照片中我们看到两座博物馆的展陈环境,很大程度上保持着清宫的原貌。

本版图文/王志伟

(作者为故宫出版社宫廷历史编辑室主任)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强坛热帖

热门图集

历史>怀旧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