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怀旧影像

【组图】一条京张铁路的百年变迁

北京日报  2018-03-06 11:26

如今,青龙桥站内的栏杆是利用拆解的马莱4型蒸汽机车锅炉中的大烟管、小烟管焊接而成的,这是马莱4仅存的遗迹。

▲“距第21测站约500英尺处,地势开始升高至地面上15英尺左右。这条直线通过一条颇大的河流,其水源来自万寿山附近的玉泉山。此河即使在雨季中,水面直升高约3英尺, 一座跨度60英尺的桥梁即可够用。因雨,不得不停止工作”——引自詹天佑1905年5月12日的日记。

这座60英尺的桥梁出现在《京张路工撮影》中,为箭亭14号桥,此桥为每孔6.66米的2孔上承式钢板梁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完工。此地原有箭亭村,初为镶白旗兵丁习箭之地,后演为聚落,可见铁路桥后方有一亭子。

▼20世纪80年代,由于整治清河河道, 曾经的箭亭14号桥也被扩建。2016年,因修建京张高铁,北京北站-清河站北的京张铁路被拆除,此桥停用。

100多年前,铁路刚进入中国时,曾引起国人的恐慌,甚至有人以铁路损害农田、破坏风水为由,抵制铁路。

不过,铁路进入中国势不可当。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为了商业目的,在中国修建了京奉铁路。当清廷打算修筑京张铁路时,英国和俄国为各自的利益,又想争夺京张铁路的路权。清政府被逼无奈,决定起用自己的工程师修筑铁路。西方列强都不相信,中国人能凭自己的力量修建铁路。有西方媒体还撰文讥讽:“中国造此路之工程师尚未诞生。”

因此,在修建京张铁路时,总工程师詹天佑决心将此工程做得尽善尽美,为历史留下良性遗产,使中国人知道,我们自己也能办工业。

如今京张铁路已经走过了109个年头。百年来,这条承载了中国人现代化转型努力的铁路,经历了哪些变迁呢?今天我们为您找来几组照片,带您感受一条京张铁路的百年变迁。

本版图文/王嵬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强坛热帖

热门图集

历史>怀旧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