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史海钩沉

毛泽东诗词与革命文化:敢教日月换新天

学习时报  2018-04-28 17:51

革命道路:人间正道是沧桑

道路决定命运。毛泽东上下求索,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是他一生最伟大的历史功绩。用毛泽东的三句诗,就能够清晰地勾勒出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第一句诗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25年的毛泽东在积极思考、努力探索,中国革命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第二句诗是“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1927年的毛泽东从大革命失败的危局中奋起,毅然发动秋收起义,引兵井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的局面从此焕然一新。第三句诗“人间正道是沧桑”,南京解放意味着中国革命已经胜券在握,中国革命沿着井冈山道路这条人间正道,从胜利走向胜利。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始终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毛泽东诗词中,“旗”字出现了12次,“红旗”出现了9次,如“红旗跃过汀江”“红旗漫卷西风”“壁上红旗飘落照”“红旗卷起农奴戟”。毛泽东有关红旗的诗句豪壮雄浑,浸透着毛泽东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红旗作为一个文学意象,不但指天空飘扬的红旗、战场上挥舞的战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具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它是中国革命的方向,是中国革命道路的路标,是人民军队的形象,是红色政权的体现,是红色理论的符号。

毛泽东还把“红旗”与“山”联系在一起,如“山下旌旗在望”“不周山下红旗乱”“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中国革命受到“上山”理论的启迪,是在千山万壑中闯出来的。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斗争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毛泽东专门创作了《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足见井冈山在其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感悟之深、情结之浓。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强坛热帖

热门图集

历史>史海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