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史海钩沉

不愿做亡国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义勇军如何抗日?

人民政协报  2018-06-06 15:56

1932年3月,张海天进攻了辽南重镇海城。

海城地处沈大线要冲,日军守备严密。3月17日,“老北风”张海天指挥着近万名义勇军,向把守海城的日伪军展开了强大的攻势。义勇军分几路铺天盖地地涌向海城及附近的乡镇,龟缩在各个据点的日伪军被这个阵势惊呆了,纷纷四散逃命,八里河警察局以及城内大批军事设施被捣毁。敌人死的死,伤的伤,警察局局长也乖乖地当了俘虏。

同年8月初,张海天再度攻击海城,他选准了日军的一个兵站作为主要目标,“敢死队员”割断电网,一把火点燃了军需仓库旁的草垛,火势迅速蔓延,整个兵站成了一片火海。

“老北风”的队伍平时分散在各处,有时,他把队伍化整为零,躲在日军的眼皮底下,到了用兵之时,很快就能拉起数百人、数千人的队伍。日军既摸不到义勇军的踪迹,又搞不清是什么打法,只好缩在据点里,惶惶不可终日。一天夜里,海城郊区响起了枪声,据点里的日伪军立刻炸了营,以为是义勇军攻了上来,便毫无目标地开炮放枪乱打一通,结果打了半夜才闹明白,原来是当地的农民得了病,放鞭炮祛病消灾。日伪军恼羞成怒,用炮火进行报复性轰击,把整个村子夷为平地。

“老北风”的部队得到消息,官兵们气得咬牙切齿,决心叫侵略者血债血还。这一年秋夜,“老北风”率部第三次袭击了海城。这一次进攻的目标是海城火车站,义勇军实施分割包围,切断了各个据点和车站日军的联系,使敌人不能相互增援,然后集中兵力猛攻车站,敌人死伤过半,连还手的力量也没有。站区内火光冲天,建筑物被彻底焚毁。当日军增援部队赶到时,义勇军已携带缴获的大批枪支弹药,撤出了战斗。

“老北风”三战海城,打得侵略者闻风丧胆,成为辽南一带的抗日劲旅。1939年张海天在北平病逝,时年52岁。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历史>史海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