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娱乐

浅谈纪录片《永定河》 用影像守护流淌的文化根脉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9-20 09:05

原标题:用影像守护流淌的文化根脉

4K电影摄影, 2000秒的三维动画,1000多分钟的航拍素材,500多分钟水下摄影……在纪录片美学探索上,强调写意和诗性,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定点航拍的画面中,看同一条河流春暖花开、水流澎湃、落英缤纷、冰封江河;水下摄影的镜头里,观江山如画、日月星辰、沧桑巨变;写意再现的故事中,品历史人物、时代更迭。同时,每一集都配一首定场诗,诗歌的形态韵律为纪录片增添了形式之美,更在诗意表达上画龙点睛。

纪录片拍摄过程中也曾面临重重挑战:风餐露宿,在整合多种学科的基础上超越创新,因各种原因无法将河流拍出生机感,不同主题的分集导演风格较难协调……而这一切“烦恼”,都在得知观众反馈后烟消云散。从耄耋老人到几岁孩童,从莘莘学子到海外侨胞,我们都收到了良好反馈。我想,这便是中国人的寻根文化,永定河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希望《永定河》成为一把探寻文化根脉的时代标尺,人们通过纪录片了解永定河及其曾面临的生态困境,更要努力“反哺”母亲河,探寻生态修复之路,让永定河重现碧波荡漾。

《永定河》连同我之前拍摄的纪录片《大西山》,让我在1500个日夜跋山涉水,被壮美山河所震撼,被千年文脉所浸润,被时光变迁所洗涤。在这个看似“转载就是生产力”“流量至上”的年代,耗时长、产出少的纪录片创作看似“吃力不讨好”。但我坚信,唯有凭借内心那股关乎创作呼啸的激情、对真善美的表达渴望以及深耕细作的工匠精神,方能为时代留影、为历史存像。北京提倡三个文化带,能否通过纪录片人的努力将其变成北京文化的影像“清明上河图”?这是我的梦想。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纪录片人要以影像为步,紧跟时代、纪录时代,更要以影像为眸,回望历史,守护文脉,记住乡愁,方能瞭望未来。(作者王淳华为纪录片《永定河》总导演、制片人,国家一级导演 本报记者王瑨采访整理)

上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