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军事

无人化作战不再是科幻

解放军报  2018-10-09 08:37

催生“制智权”争夺新样式。当前,人的智能越来越多集成于软件之中,并嵌入到无人武器系统,使其具有了更高的智慧,成为能够自主思考、分析判断、自动发现识别和打击目标的智能武器。2015年,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与IBM公司共同研发的低功耗神经形态芯片“TrueNorth”,已经能够用于深度学习与类脑计算,是实现了智能层次的超级脑。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去那种需要人基于不断变化的战场态势进行分析判断、进而定下决心、组织实施作战行动的决策过程,可能会随着内嵌预置智能“芯片”的不断成熟而淡出战场。人与人之间激烈的智力对抗,将演化为基于“芯片”的“制智权”争夺。

衍生非对称运用新方式。攻防历来是作战矛与盾的孪生体,正如坦克的产生会催生反坦克武器的出现,飞机的发明会助推防空武器的问世一样,无人化作战与反无人化作战之间也是如此。当无人化作战逐渐成为战场主导时,无论是优势一方为保持主动,还是劣势一方为改变被动局面,都会千方百计实施反无人化作战。无人化作战与反无人化作战之间的交锋将日益激烈,进而催生作战的非对称运用新方式。2011年,伊朗“牛刀小试”就轻松俘获了美国RQ-170隐身无人机;而今年1月以来,俄军在叙利亚战场上应对无人机攻击的举措,更是描绘了无人化作战与反无人化作战的基本场景。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