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

  2019年07月22日06:24

引领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

《纲要》所呈现的习近平同志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反映了习近平同志是怎样回答和解决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课题、引领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的。

树立新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习近平同志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按照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新发展理念顺应时代和发展实践的新要求,对发展内涵作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全方位拓展,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进一步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赋予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民取向,推动我国发展理念、思路、方式、体制深刻变革,改变和重塑我国发展格局,开创发展崭新局面。

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与三期叠加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判断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三期叠加和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多是阐明经济阶段性变化的新特征,而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对发展阶段的概括,还体现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战略取向。习近平同志指出,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回升;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居民、企业、政府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发展动力加快转换,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成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