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金融

助推“双11”创新高 消费金融成长与隐忧并存

  2019-11-13 13:57

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我国居民消费贷款余额已从2015年初的15.7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9月的40.8万亿元,增幅达159.9%。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提到,我国形成的多元化的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此前发布的《2019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消费金融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通过释放长尾群体的消费能力,为经济稳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则大大促进了消费平权,将共享理念落到了实处。

在很长时间里,我国银行消费金融无法有效全面覆盖所有客户群体,尤其是35岁以下年轻人群以及三线以下城市或农村居民。而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正好缓解了此类客户金融服务获得率低的问题。以花呗为例,经全量数据比对,花呗用户商业银行信用卡客户重叠率在25%以下;而从借呗服务的客群来看,超70%的客户均为就职于中小企业的普通工薪阶层。

超前消费、“现金贷”危害大 消金用户应做到“知己知彼”

“剁手一时爽,还款泪两行。”每一年的“双11”,不少人对于消费金融平台为自己在专属打造的消费便利既爱又恨。

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居民杠杆率攀升的“罪魁祸首”之一。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且“家底尚薄”的大多数“90后”“00后”,“双11”期间的超前消费或许将使他们面临不小的还款压力。

按照苏宁金融研究院10月公布的《90后人群消费趋势研究报告》, 2018年,我国“90后”短期消费贷款超过3万亿,于占全年短期贷款总规模的1/3。其中,钱不够、能满足超前消费的需求是“90”后用户选择使用消费金融产品的首要原因,占比接近55%。而据富达国际与蚂蚁财富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我国新一代年轻人里(35岁以下),56%的人暂未开始储蓄;开始储蓄的44%的人中,平均每月储蓄仅1339元。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财经>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