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双11”创新高 消费金融成长与隐忧并存
此外,随着各类金融创新产品的涌现,消费金融的边界被泛化,随之而来的行业问题和风险也正在逐渐显现。其中“现金贷”野蛮生长带来的危害尤为突出。如“爬虫”侵犯个人隐私,以及“校园贷”中出现因“裸条”及野蛮催收而导致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报端。
董希淼表示,由于“现金贷”借款门槛较低,加上平台夸大的宣传和诱导,金融知识匮乏的弱势群体或年轻群体容易盲目借贷,从而形成大量的次级贷款。同时,征信体系不完善以及平台之间缺乏共享机制,难以防止多头借贷。对于很多收入较低且不稳定的借款人来说,一旦出现逾期无力偿还,很可能不断地从其他平台借款还上之前的借款,陷入恶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金融公司打造成熟、严谨、完善的风控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应该摒弃用高利息掩盖高风险的业务拓展思路,充分评估消费者的借款资质和信贷情况,及时跟踪消费者的资金流向和回款情况,在做好风控的基础上拓宽消费场景,发展消费金融业务。”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李万赋建议。
对于消费者自身来说,付一夫认为,“在选择消费金融产品进行消费时,消费者务必要做到‘知己知彼’,即在参与消费金融活动之前,应认真阅读相应的产品风险揭示的说明,了解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特征,尝试获取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和舆情资讯,规避被欺诈的风险。”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