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11-15 08:20
“吃”进混凝土,“吐”出一栋楼。3D打印是时下最新潮的技术之一,建筑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当二者相遇在一起,必然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而我们生活日常的变化,人类社会的进步,很可能就在这火花中产生。
如今,“3D打印建筑”逐渐从概念变成了现实,从实验室走向了工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尝试用3D打印技术建筑房屋。把3D打印技术用在盖房子上有什么潜在优势呢?
施工速度快。3D打印的施工速度是人工的数倍,而且可以做到24小时昼夜不停。早在2017年,杭州一家公司仅耗时24小时左右,就打印出一幢250平方米的双层别墅。这意味着,房屋的交付周期将大大加快,买房子或许能像买家用电器一样简单。
人工成本低。建筑业目前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是建筑业最大的成本之一。而对3D打印来说,打印过程基本由机器完成,极少需要人工干预。这样一来,“更少的人干活儿”,不仅可以节省大量人工成本,还可以降低施工中的伤亡事故风险,进而也就节省了许多安全措施费用。
定制能力强。人类受自身生理条件限制,对于一项技能,从接触到学习再到熟练掌握总有一个过程。想做到“什么奇怪的房子都能造”,非有数十年从业经验的老师傅不能实现。但对于3D打印来说,只要程序设计好,任何细节特点与复杂曲面都可以被快速打印出来。而且由于3D打印由程序和机器操控,往往误差可以控制在毫厘之间,这使得建筑设计师们获得了空前的设计自由度,工人经验的问题、材料加工的问题,将不再成为设计师表达想法的限制,建筑可以做到“一幢一面”,围绕客户个人需求量身定制。
当然,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瓶颈。这些问题不解决,3D打印技术很难真正对建筑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