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季来了 别被“报复性”夜宵“报复”了身体
要给“负重”器官“喘息”机会
“原本不健康的饮食,再加上夜晚进食,会损害身体健康,让‘负重’的身体器官雪上加霜。”曹晓沧说,不建议睡觉前4小时内进食。普通水果蔬菜,从入口到进入肠道,整个消化过程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完成。而对于肉类则需要4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午餐吃完涮羊肉,到了晚餐还觉得不饿的原因。
曹晓沧介绍,如果经常吃过夜宵再睡觉,食物较长时间在胃内停留,会大量分泌胃液,对胃黏膜造成长时间的刺激,久而久之,导致黏膜糜烂、溃疡,抵抗力减弱。如果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如油炸、烧烤、煎制等食品,长时间滞留在胃中,更易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可能导致胃癌。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吃夜宵还容易导致肥胖。”谭桂军解释说,由于夜间人体合成激素分泌更为活跃,即便总体热量不增加或增加不多,夜间摄取的热量也很容易被用来合成脂肪而使身体肥胖。
“吃夜宵还会影响睡眠。”曹晓沧介绍,夜间本来是人体内脏器官休整调养或恢复疲劳的时间,进食特别是过量进食或进食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烧烤食品,无疑会加重消化道负担。消化道器官的功能也不是孤立的,宵夜过饱可使胃鼓胀,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胃、肠、肝、胆、胰等器官在餐后的紧张工作情况会传送资讯给大脑,引起大脑活跃,并扩散到大脑皮质层其它部位,诱发失眠。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