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季来了 别被“报复性”夜宵“报复”了身体
“随着天气转暖,人们的夜生活也越来越活跃,偶尔吃夜宵没什么问题。”曹晓沧建议,如果因为工作等特殊原因需要吃夜宵,那么尽量选择清淡、低盐食物,并少量进食;如果想吃高脂高热量夜宵,那么千万不要过于频繁和集中,而且要把就餐时间和睡眠时间安排在间隔4个小时以上。
夜宵不能代替一日三餐
钟南山院士曾说:“人类最好的医生是免疫力,强大的免疫系统才是对抗病毒的根本。”
饮食、睡眠、运动、压力等外在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免疫力。
“其中合理膳食是提升免疫力的基础。因为食物中所含的多种营养素能够协助刺激免疫系统,增强免疫能力。”谭桂军介绍,合理膳食强调的是“平衡的膳食”和“合理的营养”,可遵循中国营养学会2016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六大基本原则,即: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提倡“新食尚”。
谭桂军解释:“要想膳食平衡,我们日常饮食首先要确保种类足够多,每天要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最少要吃25种以上食物,注重三餐营养分配,荤素搭配、主副搭配、粗细搭配、干稀搭配、定时定量。”
“每天优质蛋白质、蔬菜水果以及水的摄入,都是人体提升免疫力不可或缺的。”谭桂军介绍,优质蛋白质有助于人体维持正常免疫力和组织细胞的修复,普通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摄入肉50克、鸡蛋1个、鱼50克、大豆25克、牛奶300克;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成分。成年人每天应至少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水参与我们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有毒有害物质的排出,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人每天饮水量应不少于1500—1700毫升。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