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上古籍,它才有未来
胡同计划从今年10月开始开设相关课程,第一堂课就是“怎样正确打开一本古籍”,如何把书从书架取下,如何置于书桌,如何打开,如何翻阅。“我们会请韦力、翁连溪等十位名家通过视频示范,看看名家如何翻开一本古籍。”他还计划给每一位来上课的人制作“摸书校尉”标牌,让体验者从明代后期的古籍摸起,一直到光绪、宣统、民国时期的古籍都要一一体验。胡同希望体验者充分感受古籍开本、印刷方式、装帧、用纸,让大家真正懂得竹纸、绵纸、玉扣纸的不同。“看是看不出来的,必须亲自上手,有的纸光滑,有的纸绵软,有的纸一碰就要破了。”胡同预计一期10人,到时大家可持一种古籍的不同卷本,共同感受共同体验。
“在我的店里不消费没关系,但是多年后,如果有人偶遇古籍,他会骄傲地说,我摸过道光、嘉庆、乾隆年间的古籍,或许就真的会从此开始其收藏之路。”胡同说,如果这些体验者日后能和古籍发生密切关系,他的目的就达到了。胡同总是很陶醉地提起年轻人在南锣小店里,亲手接触了人生中第一本古籍的情景,他始终坚信,“年轻人爱上古籍,古籍才有未来。”(记者 路艳霞)
| 上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