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尚

小面团捏出新面孔(解码·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人民日报  2020-08-07 08:43

核心阅读

25岁的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他用老手艺尝试做新题材,同时探索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介展示传统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面塑。他说:“我要用年轻人勇往直前的精神,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北京市鼓楼西大街41号一间工作室里,25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正坐在直播镜头前,专注于手掌大小的面塑制作,手法精巧细腻,方寸之间别有洞天。古老和青春,传统与新潮,在这个房间里和谐交融。

“而我所最爱的,还是一小组一小组的旧北京街头小景……”作家冰心曾在《“面人郎”访问记》中夸赞“面人郎”郎绍安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郎绍安是郎佳子彧的爷爷,郎佳子彧则是这项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直播、短视频、跨界合作……作为一名95后非遗传承人,郎佳子彧利用新潮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项古老的艺术。

从传承到传播

用短视频呈现传统文化

“面人的起源早在汉代就有记载,人们节日时把剩余的面做成有观赏性的面人,并赋予它特殊的意义。”谈起面塑的历史,郎佳子彧如数家珍。

在家人的影响下,郎佳子彧从小就接触面塑。2008年6月,“面人郎”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年13岁的郎佳子彧兴奋极了。16岁时,他被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破格吸收为准会员,18岁转为正式会员。如今他就读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是一名研究生。

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