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

舞剧《努力餐》入围荷花奖终评作品

大众网  2020-08-25 08:33

《努力餐》的主角“车老板”,则以数位四川革命者为原型塑造而成。在剧中,他既展现了作为革命者的热血与坚定,也有作为成都男儿柔情、幽默的一面。剧中反复出现的麻将状的密码墙,实则映射了革命烈士车耀先发明的注音符号麻将。1934年,为在人民大众中普及注音符号、教更多人识字,车老板不仅亲自在餐楼授课,还将注音符号刻在麻将牌上,以激发餐楼伙计们的学习热情。后来,注音棋、纸牌和注音手语便逐渐流行开来。成都革命者对生活的洞察和幽默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四川人的不拘的乐观、坦率的倔强,也在车老板和黄三妹这对革命夫妻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当车老板在同胞牺牲后决心赴死时,与妻子黄三妹最后跳了一支双人舞,车老板调侃黄三妹敬礼的姿势不对,两人大笑,笑中带泪——即便面对生死分别,也绝不轻易流露悲伤。作为一届商人,车老板在社会上人脉甚广,甚至与敌对方的高层均是旧日同窗。但在舞剧末尾,面对老同学在餐桌上的劝降,车老板仍坚定地端起自己的碗,吃完最后一口饭,选择昂首血战——这便是成都人深入骨髓的倔强。

巴蜀血脉贯通古今

致敬天府每个“平凡英雄”

很多舞剧都爱说革命者的故事,或许是因为舞蹈和革命有着本质上强烈的共通:生而热烈,渴望自由,撕裂身体和心灵来呈现美。可以说,《努力餐》展现的是舞剧也是生活。初时如每个巴适安逸的早晨,随着剧情推进,慢慢将火辣的激情熬出。

四川历来不乏潇洒而热烈之人。汉有卓文君、唐有李白、宋有苏轼。巴蜀古都也养育出了史上忠义著称的桃园三兄弟。从上世纪至今,可查的历史都表明着这种独特的生活状态早已写入骨髓,

在许多成都人眼里,未在美中度过的生活皆是错付。但在这片土地上,革命者们曾放下所有的安逸、奔赴革命,这种反差更让人动容。离别、牺牲,舞剧最后的一段说唱,似怒吼、似挣扎,喊得声嘶力竭,舞得整动天地。最终换得了永世安静。正如剧中的革命者所说,“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若看懂《努力餐》,就会明白他不只是一个孤立的成都革命故事,它是巴蜀精神几千年来的文化缩影。活着努力加餐饭,家国需要时逆流热烈前行,方才是天府千年传承的生活美学。(刘诗琪)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文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