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家长群能否打破教育的僵局?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近日,一名家长的“怒吼”火了。该家长在视频中吐槽: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辛苦了,到底谁辛苦?
或许是说中了太多家长的心思,这条视频一度飙升到微博热门话题首位。然而,稍微一分析便不难发现,这表面上的气势汹汹,背后却隐藏着虚弱与无奈。假如真的理直气壮,退就退了。退个群还要录一条“怒吼”视频,正说明退得心不甘、情不愿,是迫不得已。
家长群是家校交流的平台,许多重要信息都是通过这个平台传达的。“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看起来痛快,却透着一丝不计后果的苦涩。退了之后怎么办?你怎么了解孩子的在校状态?又如何获得学校的通知、老师的叮嘱?新闻后面,很多网友发出“共鸣”:怀念没有家长群的日子。
这种“怀念”,只是给记忆蒙上了一层玫瑰色的面纱而已。固然,有一些教师在群里频频发通知,给家长“派活儿”,让家长增加了很多负担。但是,“群”的问题不在群里,在群外。假如一个教师要求家长批改学生作业,那么,退出家长群就能让教师不作如此要求吗?恐怕是自欺欺人吧。
家长群只是一个工具,如何使用取决于参与其中的人。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有些教师觉得可以让家长批改作业,或者做更多“越线”的事?事实上,关于“群”的管理,有关部门已经多次发声。去年,教育部在回复政协委员提案时明确提出:“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浙江等省份相继出台规定,明确学校不得在家长群里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通过打卡提交文化学科作业等。近日,太原市教育局提出,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打扫教室卫生、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等。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