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家长批改作业,老师也有话说
在这名老师的微信群里,记者看到了学校教务处发的迎接检查通知:连续3天,市教育局和县教育局分别要来检查语言文字规范和教学视导工作,都要求检查教案、教参和学生作业,其中作业不得漏批、错批,如果整改未到位,学校将“对相关责任人对照相关条例予以处罚”。
“作业里一个错都不能有,学生不能犯错,老师更不能有错没发现。”他说,“我不仅不能打红叉,打勾还不能连笔,必须打直角勾,以体现批改作业的认真态度。全县那么多学校,其他学校都没查出问题,就因为你漏批、错批一个地方,你们学校在全区直接垫底,你在你们学校直接垫底,校领导会怎么治你?职称评审、职级工资、奖金等等,动辄‘一票否决’,老师们伤不起啊。”
据媒体报道,近期已有超过10个省市出台规定叫停家长批改作业,部分还提出将惩罚涉事教师。有专家认为,让教师成为人人尊敬的职业,不宜将教师和家长两个群体对立起来;从事正向育人的教育,也不宜采用过多负面管理措施。
让家长批改作业,或许是老师偷懒,或许确实是作业布置过多而老师精力不济,而这名基层老师的诉说,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切口,即中小学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尽合理,走向了“唯卷面”唯材料”的形式主义,难道只有全对的作业才能证明老师教得好?
如何改进中小学校考核评价,突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引导他们潜心育人,走出形式主义的迎检怪圈,这个问题有待教育行政部门深入研究破解。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号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