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老师在乡村学校拍最美婚纱照 曾背80斤书上山
孩子们用纸折了手捧花
侯长亮说,“这组照片,也是为乡村教育代言。我们深知在偏远地区,最缺乏的不是好心人捐助的物资,而是好的老师。就我们所在的学校,有80多个学生,一到四年级,只有三个外地支教老师和三个本地代课老师,我们需要一人兼顾多个角色,有时候真的忙不过来。所以我们也想借这组照片,传达我们的呼吁,希望有更多的老师愿意走进大山。”
他俩的爱情
支教“牵线”:
“她很能吃苦”“他不断肯定我”
2011年,侯长亮从湖南文理大学毕业后,先后去广西河池、贵州毕节支教。2017年他结束在贵州的支教准备去云南昭通。“我通常都是在网上寻找教师资源紧缺的地区和学校,支教一段时间后,学校的师资力量改善了,学校不缺老师了,我就离开,去寻找下一个紧缺教师的地方。”
两人因支教相识相恋
侯长亮说,自己会在QQ空间发布一些支教的文章,这些文章在网络热传后被雷宇丹看到了。2015年,还在西安读研究生的雷宇丹通过网络联系到侯长亮,表达想支教的意愿。但由于当时雷宇丹还在上学,没办法长期支教,只好作罢。“没想到两年后,在上海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她又联系到了我,告诉我她已经辞职了,现在能够长期支教了。当时我刚好准备前往云南昭通,就约上她一起去,我知道支教条件极其艰苦,我也想看看她到底能不能适应。”没想到这一去,两个醉心于教育事业的人都留了下来,“当年刚到村里,因为山路崎岖,没办法拖行李箱,我们就背着沉重的行李上山,她没有抱怨过一句。”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