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老师在乡村学校拍最美婚纱照 曾背80斤书上山
天气好的时候,山路也不太好走。今年九月,侯长亮就因为背着80斤重的捐赠书籍艰难上山的视频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侯长亮笑着说,其实那时候是雷老师和自己一块儿背的。“那会儿村里的山路还没有修好,很多捐赠物资只能寄到山下,我们一起下山去取,通常下山要一个多小时,背着书本上山要三个多小时。”
山村条件艰苦,两人一直坚持着
带学生挖蒲公英采竹笋
让他们了解劳动的价值
侯长亮告诉记者,幸运的是,比起小时候上学的艰辛,这些年,因为国家扶贫助学政策,山区里孩子的教育条件好了很多,现在大山里的孩子普遍都有学上了。这些年的支教经历,也让侯长亮对山村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落泥”里分享了支教故事、公益理念,也多次在文章中提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很多人一想到帮助山区孩子,最多的就是衣物捐助,但其实就我现在所处的山村环境来看,衣物捐助并不是最急需的,现在上学基本是免费的,在家庭劳动力正常的情况下,孩子的衣服和学习用品是不会缺的。”
侯长亮期待更多好老师加入支教队伍
侯长亮告诉记者,有时候很多从外地寄来的衣物对当地学生并不实用,且学校偏远,去拿捐赠的衣物也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最后却用不上。“我们教导学生们,实在困难时可以接受别人帮助,但不能依赖别人的帮助,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靠劳动获得回报,这才是有尊严、有力量、有自信的人。”
侯长亮会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去山上摘旋覆花、挖蒲公英、采竹笋拿去卖掉。“我还记得有次吃饭的时候,一个学生拿着自己卖蒲公英赚来的三张纸币摊在手掌里给我看时的那种骄傲与喜悦,我觉得作为老师,我更应该教会学生们这些。”
记者看到侯长亮与女友的婚纱照上,孩子们手里捧着的红纸上写着:走出大山,不但要走出物质的大山,更重要的是走出精神的大山。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