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今日要闻

面临什么困难?意愿如何?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调查

中国青年报  2020-11-23 10:11

因此,要提高创业指导的质量,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尤为关键,以取得就业指导相关资质证书(如GCDF、生涯规划师、职业指导师、就业指导师等资格证书)的拥有比例为重要水平测量指标,课题组发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拥有资质证书小于20%、20%-40%、41%-60%、60%-80%、80%以上,分别为27.3%、27.3%、14.6%、10.9%、20.0%。课题组据此推断,六成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拥有就业指导相关资质证书的不足一半。鉴此,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队伍的专职规模和专业化水平迫在眉睫。

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对创业风险的主观感知

从调研数据总体而言,我国高校毕业生对创业风险的主观态度较为理性,仅有1.42%的毕业生没考虑过创业风险;有50.40%的毕业生认为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要谨慎;有31.98%的毕业生认为创业有一定风险,但年轻人应用于勇于尝试,即便失败也可重新再来;有16.20%的毕业生认为创业有较大风险,成功几率低,会造成很大身心压力。其中女性毕业生总体较男性毕业生在创业风险感知方面表现得更谨慎,有52.48%的女性毕业生认为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男性毕业生仅占46.79%。学历越高,对创业风险的主观感知越谨慎,硕士以上学历认为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比例(53.99%)显著高于本科(51.47%)和大专(44.39%)的毕业生。所学学科为哲学、历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的毕业生,较农学、理学、艺术学、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创业主观意愿方面更谨慎。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教育>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