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今日要闻

入园无门?义务教育这味“药”能不能治“入园难”

中国青年报  2020-11-25 07:26

结合个人经历来看,相当一部分民众主要是看中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免费,这才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化,视为解决入园难和入园贵问题的良方。

首先,必须承认,现阶段学前教育成本高涨,确实让相当一部分家庭不堪重负,甚至有人将入园难看作是二孩政策落地的拦路虎。其次,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园水平参差不齐,类似黑心园、无良幼师虐待幼儿的新闻屡见不鲜,也是家长呼吁学前教育规范化的重要原因。

但是,义务教育不仅有免费和普及的特性,更具备统一性和强制性。对尚处于学前教育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幼儿发育水平差距不小,男童和女童的差别也很大,强制“入园”未必适应其生理发育规律。对那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适应性差,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来说,过早强制入园,未必是好事。

学前教育是否应纳入义务教育,这场大讨论的焦点并不在于“义务”。而且,人们期待的“义务”,也区别于学龄阶段的义务教育。找到“入园难”“入园贵”的破解之道,才是问题的关键锚点。

事实上,国家层面已看准了社会对普惠性幼儿园和公办园的巨大需求,近几年动作很大。从数据来看,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8.1万所,比2011年增加11.4万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6.01%,全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从2010年的24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009亿元,增长了8.2倍。

以笔者所在的北京为例,3年前,我家孩子就读的民办园,现在已改为普惠园,收费也从4000多元降至千元以内。回应社会“幼有所育”的期盼,尽可能提升普惠园的比例,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想方设法让公众不再为“入园难”“入园贵”烦心……破解这些难题,不仅为小家,更是为“大家”。

白晶晶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教育>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