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20-12-03 08:48
“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直接启迪了西蒙·莱克、伽利尔摩·马可尼等人发明了潜水艇、无线电报。如今,这部科幻巨著仍是我国青少年必读的课外书。但就科幻而言,它已经“过时”。可令人遗憾的是在青少年的书单上,文学性和阅读性可与其比肩、时间轴线更远的科幻巨著还未出现。
“没有科幻就会让科技创新缺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张文武研究员曾创作过科幻文学作品《未来星球2049》,在他看来,“科幻是最奔放的思维活动,是最高级的科技创新”。
手机之父马丁·库伯在看了科幻电视剧《星际迷航》中的通讯装置后开始手机的研发,埃格·希克斯基在读过科幻小说《征服者罗比尔》后发明了直升机。回望科技史,时常能在科幻作品中看到宇宙航行、机器人、黑洞、虫洞、潜水艇、磁悬浮列车以及最新型的技术基因工程等,而科技进步让科幻作家笔下未来世界逐渐成为现实。
面向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有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引导青少年崇尚科学、尊重科学、探索研究,培养青少年的使命感、责任感,为中国科技发展储备人才,中国科幻界仍需不断发力。
在科幻作家王晋康看来,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科技将给人类带来巨大变革,“当今的青少年们有生之年必定见证这场变革,其中有光明,也有光明之后的阴影。人工智能代替了数千万的劳动力,那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干什么?这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王晋康说:“希望现在的青少年能养成一个习惯——常常踮起脚尖往前看,以免变革来临时缺乏准备。”
中国缺乏科幻作品吗?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