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受访少年儿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从上初中开始,课程任务量就大了很多。周末回家,我有时会跟妈妈抱怨课业难。妈妈总说我们国家很大,世界很大,有很多了不起的事等着我们长大去做。但首先需要克服学习困难,搞好成绩,才更有机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王舒涵说。
调查中,95.4%的受访少年儿童希望自己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比青少年群体(85.3%)高出10个百分点。
“从数据结果来看,青少年群体的整体比例也并不低,但少年儿童的比例更高。一方面可能是,青少年群体领略国家的强大与进步的同时,也深知我们国家发展面临的挑战,而少年儿童还不太懂得;另一方面,正所谓‘初生牛犊不畏虎’,相对于青少年群体,少年儿童的未来有着更加无限的可能性。”河北唐山某公立小学教师王维梁(化名)说。
唐智松表示,这一代少年儿童对未来的生活、学业有着更加明确的想法与憧憬,体现了我国少年儿童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但也有少年儿童还缺少对人生、学业的规划和目标。“我们一方面既要对他们的未来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通过学校教育、环境营造等持续努力,使少年儿童保持和发展这种态势,另一方面,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团体要形成合力,对少年儿童做好教育引导、帮扶和心理健康辅导,让他们更好地成为新时代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生力军”。
交互分析发现,对于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男孩(95.5%)比女孩(94.6%)意愿更高;低年龄儿童意愿普遍更高,其中6岁的比例最高(97.6%),其次是7岁(97.4%),这一结果与小学生意愿(95.8%)显著高于初中生(89.4%)的结果保持一致;非独生子女比例(95.5%)高于独生子女比例(94.4%);三线城市受访少年儿童比例最高(97.7%)。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