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健康要闻

秋冬季节崴脚比春夏季节多 别让脚脖子“僵”住

北京青年报  2020-12-17 07:40

天冷更易崴脚 别让脚脖子“僵”住

很多朋友会发现秋冬季节崴脚的情况比春夏季节多,这是真的吗?告诉你——还真是!

这是因为人体肌肉的黏滞性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气候寒冷时,肌肉相对温度高时变得“僵硬”,专业术语叫“黏滞性增加”。在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四肢关节欠灵活,运动前由于没有做好准备动作,关节肌肉僵硬,在运动时容易出现肌肉拉伤,或引起崴脚。

其实,踝关节扭伤是非常常见的运动损伤,多数情况下是指足踝向内过度内翻旋转,同时足外侧着地,即内翻应力损伤。此时,相对薄弱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容易受到损伤。下面给大家介绍崴脚后你需要做的几件事:

损伤后24小时内尽早实施以下急救措施即适当地保护,适当的负重、冰敷,加压包扎及抬高患肢。受伤后首先要保护受伤的地方,避免恶化,在有限制的情况下维持活动,适当地休息;并在受伤后24小时内都应冰敷,在48小时后可适当地负重活动;将受伤部位压迫避免关节肿胀;将受伤部位抬高于心脏。受伤后现场简单处理后建议立即就医拍X光片,这样能排除是否有骨折,以免延误病情。

注意休养 在受伤24小时后,除了静养之外,可以用盐水泡脚来消肿,还可以用适宜温度的热水泡脚或者用热水浸泡毛巾敷患处,时间30分钟左右。这个时候的热敷能起到活血化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既安全又有效。也可外用云南白药喷雾剂,能起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除此之外,建议均衡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以清淡为主。

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健康>健康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