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之下,二手平台上为何还能买到开房记录、户籍等个人信息?
“查开房记录一般需要一两天,2000元可以查5年内的。”卖家提供的截图中,一套信息包括入住者姓名、手机号、入住时间、房间号、酒店名称和地址等。
“提供手机号码可以查淘宝地址、美团地址、快递地址,找人肯定没问题。”卖家说。
一般来说,在二手平台上发布商品信息是先发布后审核,这就给了一些不法卖家可乘之机,比如规避平台的关键词过滤系统。
记者注意到,为规避平台关键词监管,一些卖家在平台以“代查信息”为商品名招徕买家,再通过QQ或微信进一步沟通。还有一些人在其他卖家的评论区留言发布“代查信息”,逃避监管。
违规违法交易为何屡禁不绝?
记者发现,二手平台上,有的卖家从7月开始便持续发帖,一直未被封号处理,有的则是最近才注册的账户。
业内人士认为,平台对这类交易没有尽到“守土有责”的监管义务。
记者查阅相关二手平台的用户协议,协议中声明,用户协议的签署不代表平台对交易双方的行为合法性、有效性等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虽然部分平台用户协议中有所谓的‘免责声明’,平台方也不直接参与用户之间的交易,但作为二手交易的重要载体,平台方对于平台上的违法行为有着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北京孟真律师事务所律师胡佳成认为,平台方应当严守法律底线,主动承担起遏制平台违法交易的责任,自觉履行应尽的法定义务。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