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今日要闻

年终考核近百项,还要花钱制“专题片”

新华每日电讯  2021-01-13 14:50

考核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奖惩机制来调动大家积极性,写材料、拍照片、做视频的方式让考核变了味儿,不仅耗费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精力,还易滋生重痕不重绩、留痕不留心的不良风气,影响真正干事者的积极性。

为什么人人痛恨形式主义?因为对于个人而言,形式主义易造成一种消耗精力、消解热情的“内卷”;对于团体而言,形式主义在造成“内卷”的同时,还会消耗公信力、削弱凝聚力。

为什么人人痛恨,形式主义却仍能变换“马甲”出现?一是名利思想和惰性思维在作怪。展现工作亮点本应有更具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但靠“留痕”来体现,无疑是慵懒的表现。当然,形式主义背后往往闪现官僚主义的身影。一些上级部门总想搞些花样,以凸显所谓的工作创新,从而不切实际地发号施令。

考核与总结是过程而非目的,其目的是为了让正向激励的“风向标”更鲜明、实绩至上的导向更明确。宁夏银川市近期探索在年度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中增加“一线走访调研法”,要求考核组深入一线全面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银川市的这种“一线走访调研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

各地各部门都应做些更具针对性的探索,坚决遏制形式主义通过对考核导向的侵蚀进而影响一线同志干事创业积极性。这既需要发挥群众监督,倒逼相关部门转变作风、优化考核,更需要考核制定部门在做相关决策前多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一线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科学制定考核办法,严防奇葩考核成为形式主义新变种,警惕形式主义引发“内卷”。(记者何晨阳、马丽娟)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社会>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