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林伯渠:历史进程中“总站在革命的最前线”

北京日报  2021-01-18 08:21

原标题:林伯渠:历史进程中“总站在革命的最前线”

1922年下半年,林伯渠在上海同李大钊一起,参加了孙中山和越飞的会谈,一连谈了6天。8月28日,在林伯渠的陪同下,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第二次会见了孙中山,马林告诉孙中山:共产国际已建议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行两党合作,帮助国民党尽快恢复革命基础,发展革命力量。孙中山甚为感动并完全同意。这一天,李大钊由京抵沪,参加中共中央西湖会议后,经过张继介绍,也是在林伯渠的安排和陪同下会晤了孙中山,一起讨论了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的问题,并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员准备加入国民党,真诚帮助他改组国民党。孙中山兴奋难抑,“畅谈不倦,几乎忘食”。

1923年底,林伯渠再次来到广州,担任广东《革命评论社》主任,同时为起草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国共两党和苏联顾问鲍罗廷之间进行磋商。他还为毛泽东、夏曦、袁达时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过许多努力。当时广州国民党临时中央曾决定,湖南出席国民党一大的代表全部由在粤的湖南省籍的党员中推选。因此一些人反对湖南按上海执行部通知选出的毛泽东等3人为代表。林伯渠积极为毛泽东等人辩护,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筹备,孙中山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排除各种干扰破坏,最终于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国民党党纲、党章,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及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得以个人资格参加国民党。这样,就基本上实现了将国民党改组成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成功召开,宣告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和国民党自身的发展。林伯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林伯渠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重要贡献,1960年6月他的战友吴玉章曾作诗:“参加革命忆同盟,民国初成似梦空。重组中华革命党,伯渠襄赞著丰功。十月革命照万方,联俄联共好主张。中山改组国民党,还仗伯渠作桥梁。”高度赞扬林伯渠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发挥的“桥梁”作用。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